“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我大抵是熬不过四月了,单单这三月取消的演唱会就让我心烦”……近日,“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网络,各类模仿体成了一些聊天界面的调侃语料,短视频平台更是掀起了一波“创作热”,高流量作品俯拾即是。
伴随“梗文化”互联网文学狂欢的,是讨伐声四起的“庸俗说”质疑:经典作品不容被拿来娱乐与消费,流量不该“绑架”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学形象,偏执一端的大众创作拉低社会文化水准等。继“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等之后,此番诘难再次引发新一轮网络文学热议。客观讲,单论“林黛玉发疯文学”这一名称,就足以使部分人深感不适。比如,毫无逻辑可言的语句不该冠以“文学”二字,娇嗔可人的林黛玉更不应与“发疯”二字沾边。有必要深思,这些质疑抑或诘难是否有道理、可接受?
需要指出的是,明确话题讨论场景至关重要。“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经几代人的反复玩味、经时间的大浪淘沙终脱颖而出成经典。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二字格外沉重,文学内容更显庄重。如今数字化浪潮来袭,短平快的手机读屏成人们汲取文学营养的重要渠道。此外,加之生活节奏、阅读习惯等改变带来的影响,或许盛行于互联网的文学现象更易激发年轻人的兴趣。从这个层面看,虽同为“文学”二字,但不同群体对其内涵的把握会有差异,阳春白雪是一部分人的理解,下里巴人是另一部分人的解读。站在严肃庄重的维度批判另一部分人,恐造成“前言不搭后语”的尴尬场景。
如果“文学”不被强行统一为学院派的理解,那适度以经典文学形象作为网络创作素材可行吗?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饱满、性格鲜明,既有曲高和寡的孤傲,也有情意缠绵的柔肠。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对经典文学人物的理解,“林黛玉发疯文学”的盛极一时,表明现如今广大网友正瞄准其敏感、直爽的一面,借她之口言己之志。寻其根由,在讲究情商和表达技巧的现代社会,年轻人如何体面地表达不满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林黛玉式的经典语录带有天然的文学色彩,饱含浓厚的调侃意味,在宣泄情绪与缓和气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此看,若文学作品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亦服务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岂不两全其美?
一场互联网文学狂欢,一次舆论场大讨论。当我们面对网文界各式“×××文学”时,除应保有必要的宽容与理解外,或许也该反思那些响彻耳畔的质疑声,诸如警惕严肃作品出现过度娱乐化倾向。毕竟,网络文学潮流瞬息万变,更好守护经典作品才是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