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的人看来,生活中的过度节省会带来糟糕的体验——为省钱,出门旅游报低价团被强制购物;家里装修买便宜货,过不多久就坏掉,维修又超预算好几万元;淘宝上买10根9.9元包邮的狗绳,一天断一条……这些看似节省出来的花销,事实上并没有让生活品质得到提高改善,甚至可能搭上的时间让人感觉更为糟糕。
但这样是不是就意味着生活不需要省钱?有个这样的段子曾讲到: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见面攀谈,美国老太太说:“真开心,住了60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60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这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在我们身边都看得见,有人相信“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也有人精打细算,理性量入为出。
无论选择怎样的消费方式、选择过怎样的生活,都应该是“自己觉得舒坦就好”的事,本期时尚花生采访了几位持不同消费观念的人士,且看他们如何现身说法。
舍得派?!
1
不买=“爱”得不够? 投射=从小爱得不到满足!
刚大学毕业一年的林晨俊收入不算很高,5000元的月工资仅是够用而已,每月房租加上日常生活开销,几乎是“月光族”的写照,但这样也无法阻挡他想要买汽车模型的心。“某天路过一家玩具店,见到难得一见的车模,当时特别纠结,因为身上仅剩300元,所以在犹豫许久后,只能忍痛割爱,选了一辆叉车、一辆兰博基尼和一辆蝙蝠侠同款,三辆小车模花费200多元。”他告诉记者:“月末几天基本上没怎么吃饭,因为钱已经几乎花光了,但看到那些模型的瞬间,我想的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是买哪几辆的问题。”
买下那几辆模型车让林晨俊有一种很强的满足感,他有一些“收集癖”,已拥有同系列车型,想集齐它们。能将按比例缩小的车放在手心把玩甚至放在口袋里,对林晨俊而言是奇妙的,把自己拥有的车模摆在一起,则更让他感觉有愉悦感。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他经常把自己的“收藏品”拿出来观赏,“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容易,我觉得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犹豫要不要买下来拥有它,那么就是你‘爱’得还不够。”
【心理分析】
对物质(包括物品)的迷恋,导致对生活的影响甚至伤害,这是“现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与多样化,让人们的眼光从单纯生活转向追求特定物品,这事实上是“从小爱得不到满足、内心空虚、希望通过特定物品的丰富来得到满足”的一种表现,世间很多收藏家,究其童年经历,都可能看到父母之爱缺乏的影子。
如果收集收藏物品,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或工作,就需要认真想一想,自己内心对于爱的匮乏感是不是应该好好修复一下?而非寄望于物质拥有。
2
提升自我=不计较金钱? 不能欣赏自己?=内心自卑!
王凯乐觉得“自我提升”是值得投入时间和金钱的,他将自己的一大部分工资都用于网络课程与线下课程的购买。职业是安利产品直销商的他,认为了解食品营养的健康知识对工作很有帮助,“这能更好地服务客户,”他说。他曾花5000多元购买“国际营养师培训课程”及“时间管理”“思维导图”等线上课程,“自己平时工作效率有点低,周围优秀的同事又很多,感觉自己随时会被甩在后面,每次买完这些课程付完款的那一刹那,会觉得自己特别安心。”
这种购买行为从他读本科时已经开始,他几乎将大部分开销都投在了这种“自我提升”上,“那时买衣服或用在吃上面的都很少,就喜欢买各种各样的课程,觉得在这上面投入才有回报。”这样的消费习惯其实也常受身边朋友的质疑,“他们会觉得我是在‘花大钱买安慰’,这些课程实际上都是在欺骗消费,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但我觉得任何事都要有沉淀和积累的过程,这些课程让我了解到更多,比如营养师的课程,在工作时,我与客户的沟通更有效,自己说话也有了更多自信——这些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心理分析】
从小比较自卑或者有过自卑经历的人,特别容易在成年之后通过各种手段来显示自己的优越。
但如果自己的发展机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非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更没有优渥的家庭背景可以炫耀,只有通过让别人看到自己不断在学习,来提升自我形象——这背后隐藏的,是内心深处依然无法释怀的自卑心理,因为自卑并超越,是人生的一大功课。
如果真是自卑感作祟,所要做的可能并不仅仅是购买各种学习课程,向内观己心,学会真正地接纳自己、正视自己到最终欣赏自己,更能提升自我的能量。
3
生活=不能缺少的仪式感? 被严格要求的好奇心?=压抑!
“仪式感”,对苏俊而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居摆件、厨房设备,都是每天“仪式感”的重要灵感来源。
她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各种各样外形好看的家居用品,“家里舒适些,更能让我下班到家得到放松,在我觉得生活很难前进时给我一些底气。”
苏俊在这方面投入很多,“常看一些公众号推文,推荐语和图片都做得很好,看着看着就被带进去不知不觉买了很多东西。”像是便携榨汁机、迷你小熨斗、复古小烤箱,苏俊被“种草”的痕迹在家中比比皆是,这些小物件单价似乎不贵,但数量多了总价也不少钱,“摆弄厨房里的东西让我觉得心情很好,如果它们很好看,那更是享受。”
此外她认为家具的使用会大大影响家人健康和生活的心情,装修新房时她所挑的家具都是价格比较高的,家里的锅也被她换成了某品牌的“金锅系列”,所费近万元。“我有段时间特喜欢研究早餐摆盘,买了各式装饰品和好看的盘子,每天在家折腾。”开始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朋友也喜欢看,每天很多人给她点赞,当积累越来越多,她觉得自己辛苦的成果,应该更好地记录下来。“为此我专门买了一部相机去摆拍,镜头加机身花了6000多元。”她说。
【心理分析】
我们反向来看,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孩子,如果在一个较为压抑并被严格要求的成长环境中,成年后会怎样?——答案很简单:ta会成为一个追求细节、对生活有完美化要求的人。
因为从小到大的人生成长经历,让ta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和探求被限制压缩,退而求其次,只能将好奇心和探求力放在眼前可见可及的生活细节上,从而成为生活品质的“研究者”,花很多时间用在他人看来也许认为是无意义的事情上,但ta会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而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不过是掩盖这一内在心理投射的一顶“帽子”,以便让自己相信自己这样做是对生活有要求、有追求的,从而无视掉幼童时期的被压抑感对人生的影响。
省钱派?!
1
高消费=不会精打细算? 极度实用现实主义=传统模式!
杨鹏特别热衷尝试新科技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相机等,都是他猎奇的目标。月收入约4万元的他,尽管买电子产品多,但其实每一笔价格都算得很精细。“科技产品折损速度快,甚至新手机买回来拆封再售出,价格就会降五六百元甚至千元。”他说。
作为“精明”二手主义者,他最常购买电子产品的渠道不是旗舰店或线下商城,而是二手交易平台。他曾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以4500元的价格买下一套富士镜头,后因镜头使用频率较低,以4000元转手,“一套全新富士镜头近6000元,但二手的4500元购入4000元转出,只亏500元,如果买全新的,亏2000元……”他算了这样一笔账。
“我有剪辑视频和玩游戏的需要,所以内存选16g,显卡选gtx1060,如果按我的收入水平,我完全可以买32g内存、gtx1080型号的显卡,但没有必要,所以我不会去考虑。”他会优先考虑最具实用价值的设备,手机、电脑、相机等设备会根据配置、价格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产品,避免产生不必要需求而超出的支出。“不合理的消费就是犯罪!反复对比产品参数,衡量自己所需,要花多少钱?最终以最低价买下能产生最大效益的产品,这让我很有满足感。”在他看来,很多人买电子产品认为配置越高、价格越高就越好,他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只要性能和他的需求匹配就好。
【心理分析】
从人的本性来讲,喜欢更丰富与更美好的事物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在我们父辈所经历的历史上,却充满了动荡、不稳定,充斥着战乱、饥荒乃至物质极度匮乏所导致的痛苦……
正因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伤痛,所以“节俭到极致”的思维模式,就成为被赞扬的对象,延续在家族的代际传承中,形成某种极度实用化的模子,进而影响着生活方式。
这种骨子里的节俭,是与每个人的家族传统不可分割的,这正是代际传承投射出来的内心潜意识反应。
2
柴米油盐=能省一分是一分?
为便宜占便宜?=把握尺度!
陈女士女儿在澳大利亚留学,学费和日常花销一年约20万元人民币,家里收入不算特别紧张,属于尚能支付且略有结余那种,但自从女儿出国,陈女士就养成“能省一分是一分”的消费习惯。
例如某app商城购物,她发现平均比超市便宜10到20元不等,“以前买东西不会看这些,但现在看起来就感觉以前花的‘冤枉钱’太多。”网上商城“秒杀”活动及满减折扣优惠都很划算,每周商城鲜奶制品和水果也都有折扣如满89元减12元、满100元减20元等,从速冻饺子、馒头包子到蔬菜水果甚至冰淇淋,陈女士开始“囤积”各种食品,家里冰柜都要被塞满,只为了“凑满减优惠”。在生活必需品上省钱,她觉得特高兴,“每周省下来几十元,一个月就省好几百元,且食品品质也不错。”
她还会定期准时去抢一些购物网站的“分期免息券”,尤其是电商大肆给力抛优惠的节点,“某次正好想买手机,看到这活动就很心动,没有利息的分期付款,压力小很多,当然也是想着能抢就抢,抢不到就算了,没想到真抢到了,简直像捡了大便宜一样。”她告诉记者:“生活里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多省下一些就觉得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心理分析】
“占便宜”心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这种心理在内心的投射上表现为较强“占有欲”,在每得到一次小便宜时会产生相应的满足感。
在许多人眼里,每一分省下来的钱,就等于多赚回来的钱,确实如此,通过各种促销手段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价钱更便宜的货物,肯定是合适的消费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人容易养成一个不那么美好的模式——为便宜而便宜,例如为了凑够一些打折优惠的钱数,买来许多并不那么需要的便宜货,最后一算实际多花了不少钱。
我们经常会在超市门口或某促销活动现场,发现许多人很兴奋地购物,将家中塞得满满,但最后其实能用上的很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为我需要而买更便宜的东西”,这当然是好事,但仅为了便宜而购买,就可能是一种损失更多的错误行为,这中间的尺度需要把握好,消费惯性会让消费心理形成思维定势,一旦内心投射的“占有欲”突破了界限,可能会适得其反。
3
精打细算=抠? 非理性=抠!
目前在读研究生的魏雪在大家眼里是很“抠”的一个人,出去玩,她买夜间火车,省一晚住宿费;宁可坐火车也不选高铁,因为票价便宜;购物节“疯狂囤货”……“价格是一方面,但我不是只考虑价格,我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费用。”魏雪说。
本科阶段,她就对自己放假回家的路费有详细规划,高铁票价800多元,火车硬座200元,来回差价就1000元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再者高铁车程也要8小时,火车21小时,但她可以在卧铺上睡一晚,“而且我觉得暑假时间也不急,在火车上睡一觉,也挺好。”
而在省钱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也掌握了很多“特殊技巧”,不仅让自己开心,更让周围的朋友外出玩时很喜欢拉上她一起。“有好多次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每次大家吃饭我就习惯性在各种平台上搜搜看有无什么优惠券,有几次恰巧餐厅在某平台上有很大的折扣券,朋友说他们特喜欢跟我出来,因为不知道魏雪又会从哪儿变出个优惠券帮我们省钱,哈哈哈!”
【心理分析】
“抠”本身没有问题,非理性的“抠”,才是问题!
用更合理、更经济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本身是正确选择;而为了不必要的面子或懒惰,而导致花费更多——这才是需要改变的行为模式。
“抠”与“不抠”,其实都有一个“度”,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点,那就是自己的感受——自己是否觉得舒服或感到美好?只要不妨碍别人,自己也觉得舒服,“抠”一点也无妨,因为这并非实际意义上的“抠”,是“精明消费”的代名词。
【本期专家】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心海榕社工中心发起人兼督导
(胡炜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