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继夺得一枚银牌之后,还差3天满18岁的小将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夺金,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随后,苏翊鸣的名字响彻整个舆论场。由于他有出演影视作品的经历,在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中饰演小栓子一角,网友们玩出了不少热梗,“小栓子从cctv 6滑到了cctv 5”“夺冠后,各大高校紧张了”……
一战成名,收获的不仅有掌声还有蜂拥而至的商业代言,苏翊鸣的经纪人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我每天拒绝100个人,每天最大的工作量是婉拒(代言)。”同时,他道出了自身考量,苏翊鸣的职业生涯还很长,至少还能参加两届冬奥会,他们不着急变现,借流量割一波“韭菜”,“保护好运动员ip”是经纪团队需要开展的工作方向。
的确,在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共同发力下,运动员ip这一无形资产得到了大众的极大关注。但运动员ip不同于一般的个人ip,它有其特殊性,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保护的原因。与娱乐圈的各路明星相比,运动员ip变现商业价值,很大程度上是靠赛事成绩说话。运动员站在颁奖台上,必须要历经多年的训练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方可代表国家队出征。可以说,观众对运动员的实力与品德都有较高的心理预期。如果商业代言选择不慎,不仅影响自身形象、丧失公信力,还可能为个人职业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运动员ip在商业价值开发上不乏优秀的案例,但其中也暗含一些风险。运动员ip价值的最高点,是体育赛事举办且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时候。比赛结束、热度下降,或者成绩发挥不佳,运动员的ip价值很可能会迅速贬值,市场的直接体现便是商业代言回报率不高、商业代言锐减。如果明星遭遇热度下降的情况,他们可能会通过参加综艺节目、时尚活动等形式维持影响力。而运动员本身属性也决定了,赛程之外,训练是其本职工作。除了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营业”,他们几乎很难有时间与精力迎合市场,增加曝光度。如果“营业”太多,公众未免会有“不务正业,影响成绩”的担忧。
总而言之,运动员ip商业价值的开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命题,如何充分挖掘运动员的市场潜力、树立有生命力的个人ip形象、在市场与赛场之间找到平衡,都极大考验着运动员经纪团队的运营能力。与急功近利的套现相比,苏翊鸣的经纪团队更多地考虑其长远职业规划及个人发展意愿,不让一名运动员背负过多的商业代言,正体现了他们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这样,不管未来的选择如何,苏翊鸣的路也能走得更稳、更远。
(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