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参观,将分阶段展出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精选出来的逾900件珍贵文物,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
站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作为香港故宫筹建的主要亲历者之一,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出版新著《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回顾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始末。
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故宫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推出的“故宫三书”,也于近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璧出版,再度掀起“故宫热潮”,在40多年后的今天续写香港与故宫的深厚情谊。
单霁翔新书回顾香港故宫筹建始末
为何故宫文化博物馆会落户香港?《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一书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单霁翔回忆了香港故宫从选址、筹备、规划到建设等多方面的详细内容。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86万件(套)珍贵文物,但能够展示的文物藏品还不到其中的2%。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博物馆共同举办过多项大型文物展览,均获成功,吸引数十万香港市民和访客参观。
2015年9月,单霁翔向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提出,能否在香港兴建一座长期展示故宫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博物馆,得到了林郑月娥的赞同与支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6年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落成开放,成为故宫博物院在中国内地以外的首个合作项目。
单霁翔认为,故宫博物院有责任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不仅能使香港与故宫在文化合作方面更加紧密,也使香港市民有机会更近距离地欣赏故宫文物,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充满自豪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一直以来,香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遗余力,卓有成效。在《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中,单霁翔还从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的角度,对香港大部分的历史建筑和建筑群、考古遗址、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生态、郊野公园都做出分析和论述。
其中,既有对香港城市规划的解读,又以近百个历史建筑为线索,讲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香港经验和香港故事,堪称“一部文博视角下的香港城市百科全书”,为当下历史建筑的活化与利用总结参考经验。
正如单霁翔所说:“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他相信,加强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的合作,无疑是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的直接手段,更可以使广大民众了解香港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700多万香港同胞、7000多万大湾区居民和世界各国民众的生活中。
“故宫三书”合璧出版续写“京港情缘”
故宫博物院虽与香港相隔千里,却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有包括《中秋帖》《伯远帖》等重要文物经香港回归故宫博物院。
“事实上,很多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都有着香港的烙印。”单霁翔举例谈到,1999年,故宫博物院启动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提供了全额经费的捐款;许荣茂先生出资1.3亿元,使《丝路山水地图》“回家”……
其中,在上世纪80年代,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故宫联合推出的三本故宫主题图书,尤其为故宫与香港的缘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82年,《紫禁城宫殿》率先出版,全面揭开了六百年紫禁城建筑的隐秘角落,可谓一部中国古建筑百科全书;1984年,《故宫国宝100件》出版,精心遴选当时故宫90多万件藏品中的100件珍品,透过国宝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艺术流变;1985年,《清代宫廷生活》出版,全景披露300年来清宫别苑的生活实况。
三本书分别聚焦故宫建筑、馆藏国宝、皇家生活三个方面,是一套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精深之作。三书出版后,凭借其一流的解说团队和大量珍贵一手资料,立即好评如潮,风靡国内外,在日本、新加坡乃至欧洲屡受追捧,至今仍经久不衰,成为故宫经典“参考书”。
在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前总裁、“故宫三书”主要出版人陈万雄看来,故宫三书,无论在主题立意、内容构想、照片质量、装帧印制、中外市场的销售,以至文化传播的影响等方面,都堪为出版界典范,所以才历久不衰。
2002年,著名出版人、人民画报出版社前社长汪家明调至三联书店工作后,开始引入“故宫三书”的大陆简体字版本,让内地读者也能更便捷地欣赏到“书房里的故宫大展”,并在此后多次再版。
记者获悉,不久前,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重新编排下,“故宫三书”首次合璧出版(《国宝》更名为《故宫国宝100件》,《清代宫廷生活》更名为《故宫与皇家生活》)。该套图书采用更现代化的编排设计,增加丰富的正文背景资料,让这套故宫经典读本焕发新生,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新一代读者,续写香港与故宫的深厚情谊。
无独有偶,此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陈策划,也与“故宫三书”的编排逻辑不谋而合:专题展览“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和“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正对应《紫禁城宫殿》和《故宫与皇家生活》两书;其他多个专题展览中,不少展品在《故宫国宝100件》中均有收录,读者可以通过全新的“故宫三书”,抢先来一场“纸上尝鲜”。
(黄楚旋)